埇桥区简介

埇桥区前身为宿县,古称宿州,历史悠久,州制建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民国改州为县。埇桥区地理位置埇桥区前身为宿县,古称宿州,历史悠久,州制建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民国改州为县。一九九八年撤地建市时更名为墉桥区。本区位于淮北平原,东临灵璧,南接固镇、怀远,西靠淮北市,北毗萧县和江苏徐州市,是宿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划全区土地面积2868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其中,市区及规划区内的人口60万,流动人口20万,下辖26个乡镇,11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县区之首。气候特征宿州市埇桥区地处黄淮平原腹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日照雨水充裕。资源丰富埇桥区有着及其丰富的物产资源,是一块蕴藏着巨大潜力而亟待开发的黄金宝地。煤炭储量有近百亿吨,石灰石、白云石储量丰富,是小麦、棉花、油料的主要产地,被列为全国粮棉油百强县(区),林木资源丰富,连续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县(区)。交通便利埇桥区埇桥区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京沪铁路纵穿南北,新汴河横贯东西,公路四通八达,邮电通讯迅猛发展,现代化的通讯设施使埇桥区与全国及世界各地的联系极为便捷。得天独厚的物产资源、便捷的交通运输,为埇桥区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全区工业门类齐全,优质产品不胜枚举,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乐石砚等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历史文化埇桥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周朝天子将此地封为“宿国”。公元605年隋炀帝为巡游东南开挖汴河。在此设埇桥重镇,“扼汴河咽喉,当南北要冲”,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取古宿国之名设立宿州。唐宋年间,韩愈、白居易、苏轼、范成大、皮日休等都曾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地诗篇。宿州埇桥也是画家梅雪峰、梅纯一父子、书法家李百忍、当代著名电影演员杨在葆、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的故乡。风景名胜埇桥区分布着许多风景名胜和文化遗迹。南有陈胜、,北有刘邦避秦兵之皇藏峪,东是楚汉相争是“垓下之战”故地,西南有淮海战役主战场双堆集纪念地。埇桥区又是孔子三大弟子之一闵子骞和一代贤后马秀英的故乡。这里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埇桥区城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埇桥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形成大跨度、高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数家上市公司和海内外知名企业--东方石化、中油集团、香港亿贝、澳门骏达、上海华源等纷纷落户埇桥。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在土地使用、减费让利、跟踪服务、简化程序和奖励有功人员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同时,我区根据自身优势,经过认真筛选和论证,推出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供海内外投资者选择。并对自带项目来我区的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放宽投资领域和行业。

投资咨询热线:400-168-6016
来自选哪儿数据中心

更多

中文名称

埇桥区

外文名称

Yongqiao 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宿州市

下辖地区

11个街道、16个镇、11个乡,另设有1个农场,2个开发区

政府驻地

胜利东路636号

电话区号

0557

邮政区码

234000

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北部

面积

2868平方千米

人口

173万(2017年常住人口)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垓下之战遗址、五柳龙泉风景名胜区、闵子祠涉故台等

火车站

宿州站、宿州东站

车牌代码

皖L

行政区划代码

341302

资讯中心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税收优惠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