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简介

庐阳区位于市区中心和北部。总面积140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阜南路10号,邮编:230001。代码:340103。区号:0551。拼音:Luyang Qu。庐阳区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乡:逍遥津街道、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益民街道、安庆路街道、光明街道、亳州路街道、双岗街道、杏花村街道、海棠街道、杏林街道、大杨镇、三十岗乡。目录1 历史沿革2 历史典故3 庐阳名胜4 自然环境5 科技优势6 交通通讯7 经济基础8 参考链接庐阳区 - 历史沿革庐阳区以原中市区为主。1949年为合肥市第一区;1951年11月改为东市区;1960年6月改为南市区;1963年8月改为中市区。2002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庐阳区辖原中市区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从原郊区划入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库区划归庐阳区。调整后,庐阳区辖三十岗1个乡,杏花村、大杨2个镇,寿春、逍遥津、光明、安庆路、双岗、县桥、益民、亳州路、三牌楼、鼓楼10个街道。面积136.86平方千米,人口37.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4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阜南路10号(原中市区人民政府驻地)。庐阳区1998年,中市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金寨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东风街道、逍遥津街道。2000年,中市区辖10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343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寿春街道 12997 鼓楼街道 8038 逍遥津街道 7810 三牌楼街道 17278 县桥街道 8822 益民街道 28169 安庆路街道 36870 光明街道 22807 毫州路街道 36445 双岗街道 641942002年底,庐阳区辖: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寿春街道、益民街道、亳州路街道、安庆路街道、双岗街道、逍遥津街道、鼓楼街道、光明街道、杏花镇、大杨镇、三十岗乡。2004年,撤销杏花村镇设立杏花村街道办事处。2004年底,庐阳区辖11个街道、1个镇、1个乡。庐阳区 - 历史典故庐阳区高桥的传说高桥坐落于今大杨店乡高桥村和林店乡汲桥村交界的四里河上,为单孔大跨度石拱桥。传说很久以前,鲁班为沟通两岸交通,在此兴建一座桥梁,桥修好后,城隍爷推车经过此桥,问鲁班:“此桥多高?”鲁班顺口答道:“在桥上初一丢一块砖,十五才能听到下面的回声。”于是当地百姓就叫此桥为高桥。另外,从桥上向下看,有时能看到庐州府在水中的倒影,因此又叫照州桥。有一次,张果老骑着毛驴来到桥头,正犹豫间,看到鲁班便问道:“此桥能过吗?”答道:“能过。”于是张果老驾着毛驴就向桥上走去,走到桥中间时,只见桥身慢慢下沉;鲁班见桥下沉,急忙将手中的瓦刀向桥墩的一块石缝扔去,桥身便不再下沉,张果老也就安然过了桥。后来,那把瓦刀一插在石缝中,有一半露在外边,用手摇之则晃动,就是取不下来。至今,高桥附近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照州桥什么人修的桥?什么栏杆舍不得丢?什么人骑驴桥头站?什么人推车轧条沟?”“照州桥鲁班修,玉石桥杆舍不得丢,张果老骑驴桥头站,城隍爷推车轧条沟。”二十埠的传说据民间流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军师刘伯温,为确保朱家后代稳坐江山,走遍天下寻斩龙脉(地脉),防止异姓得地气坐皇帝,一天访到合肥东郊,见此处风水好,,可能异姓就要出皇帝,因此立即将此处地脉斩断,此处遂出现冈洼,后人称为斩龙冈,流传至今。庐阳区回龙桥的来历据民间传说:当年康熙皇帝有一贵妃是合肥龚大司马干女儿,一次,贵妃欲到合肥省亲,奏请皇帝准旨,康熙皇帝专门颁发一道圣旨,决定陪贵妃娘娘到合肥省亲,这一消息传到合肥后,不仅忙坏了龚大司马和合肥地方官,而且连老百姓也跟着遭殃,官府慌忙在德胜门外西北角的秀丽的小山上,筹建一座华丽的梳妆楼取名“稻香楼”,为娘娘起居住所,另架一座天桥,从小山直接越过护城河(原名楼河,今名鱼花塘)、城墙进入城内,当地官府权贵借筹备迎皇帝驾幸之机,大肆搜刮民财,老百姓受苦受难,怨声载道,风言传出,遐迩皆闻。此事被京城里一位大臣知道后,深怕皇帝遭到不测,于是赶忙奏上一本(即今天打报告之意)说:“去合肥路上,旱路有斩龙岗(即今东郊二十埠附近),水路有梅龙坝(今肥东三义河与马家渡之间),犯着圣讳(因梅、霉同音,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请万岁爷收回旨意,不到合肥去。”康熙看了奏章后,取消了驾幸合肥和娘娘省亲的决定。合肥老百姓为了庆幸避免一场灾难,集资在德胜门内,通衢大道跨越九曲水上,建起一座雄伟壮观的石拱大桥,取名为“回龙桥”。意即皇帝回去不来了。据说当年回龙桥隆起街中,河宽水深,十分壮观,由于年久失修,几经沧桑,河床淤塞,到一九五八年拓建金寨路时,河桥已变成臭水沟的大涵管,面目全非,当年建在西山的“稻香楼”不久也就倒塌了。三孝口的名称由来据民间传说,当年三孝口附近住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侍奉母亲非常孝敬,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寒热冷暖问个不停,饥餐渴饮,辛辣咸淡供奉时鲜不停。母亲患病时,白天黑夜,三个儿子衣不解带服侍在床前。一次母亲突然害雍肿,疼痛难忍,呻吟不绝,大儿子听人传说,害肿毒,如人用舌尖舔吮,不仅减轻患者痛苦,可以促使早日破头(雍肿出头前最痛)大儿子毫不犹豫用嘴舔吮,母亲顿感患处疼痛减轻,逐渐愈合。不久母亲病故,棺柩停在灵堂,突然邻居发生大火,火势非常凶猛,刹那间延烧至灵堂,仓猝间因棺柩太重,无法移动,三子伏棺大恸,誓与母柩共焚亡,说也奇怪,火头突然跳越灵堂至隔壁邻家继续燃烧,三子与母柩安然无恙,灵堂无损,因此民间流传着三个儿子孝心感动“上天”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茶余饭后,喜闻乐道,老人们谈起来津津有味地教育子孙。从那时起人们称三孝子家附近这段街为“三孝子”街,十字路口也就沿袭为“三孝口”。据《县志、人物志》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个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初母病雍甚重,梅吮之得愈。”庐阳区大夫第名称的由来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名叫董金凤字问桐武艺娴熟,考中乾隆戊戌武科一甲第三名进士(俗称武探花),授乾清富士卫,于是就在前大街府学云路街东侧三十米处(即今飞凤池巷西侧三十米),盖起探花府,荣耀非常,门前立有上下马石碑,官府士庶至此均要牵马下轿步行通过探花府门前表示尊敬,由于他建有战功,被乾隆皇帝追封赠其曾祖(董子上,太学生封武义大夫晋赠武功将军)祖父(董玉、太学生,封武义大夫晋赠武功将军)父(董起朝举人,封武义大夫晋赠武功将军)三代,其叔董林也被封赠为武义大夫,因此在城隍庙西侧便路北首古金斗城北坦遗址上即今劳动巷北首古今斗城北坦遗址上即今劳动巷北首下坎处,路西沿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武义大夫府第,一些绅商富户在此路两侧建居形成街道,曾煊赫一时,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年深日久民间习惯地将这段就叫作大夫第,原来巷名也就湮没。几经兵灾,繁华一时地大夫第也就衰败,旧时大夫第街两头有闸门,清晨开封,大夫第名字至今流传,,今名蒙城路。庐阳区 - 庐阳名胜庐阳区李鸿章故居李鸿章家族在合肥的房产并不多,这主要是当时合肥不算水码头,交通不便,而李鸿章兄弟六人多常年在外的缘故。1997年前,合肥仅存两处李氏家宅,即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李鸿章故宅和李鸿章侄孙李国蔬(李鹤章孙)住宅,均是较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建筑。李鸿章故居西边尚存四进约50间,临街门面过去李府曾用来开当铺,解放后是淮河路百货公司商店,其第三、四进为"回"型二层楼阁,住女眷,故称"小姐楼"或"走马楼"。1999年秋修竣的李鸿章故居共五进1800m2,占地2500m2,内中专室布置李鸿章生平陈列。这条50米的展带分五部分,以较为翔实的资料、实物、图片、模型,客观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生并侧重介绍有关他的乡土资料。包公文化园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教弩台教弩台,亦名点将台,在市内淮河路东段北侧。史载,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合肥,临阵指挥,筑此高台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迄今为止已有17OO多年历史。教弩台高4.3米,面积38OO平方米。台上有屋上井、听松阁两处古迹。 屋上井以超过民房屋脊得名,为当时曹军将士饮水之源。听松阁是曹操“望敌情、运筹帷幄、纳凉休息”之所.周围松拍挺拔,浓荫蔽日。后被誉为庐阳八景之一的“教弩松荫”即此。梁武帝时又在台上建有铁佛寺。 唐大历年间(公元776年前后)又重修扩建,定名明教院,至明代改为明教寺。后毁于战火。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6年)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法名通元上人)云游募化,按原样重建,至今。已列为全国重点寺庙的明教寺。由佛殿、藏经阁、西厢园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大雄宝殿飞檐翘角,风铃叮铛,殿脊高耸一巨大锡葫芦,银光闪耀,直刺云天,显示了我国佛教寺宇威严庄重的建筑特色。寺内钟鼓齐鸣,梵音缭绕,更充满了神奇的宗教色彩。庐阳区 - 自然环境庐阳区区位合肥市庐阳区地处安徽省中部地区,位于东经116度41分~117度52分,北纬31度30分~32度37分.气候合肥市庐阳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降雨量985.4毫米,毫微米相对而言温度78%,风向以东南风为主,风速月季变化不大.地质合肥地区土地承载力在2.5~2.8kg/cm之间,地下基岩埋深10-15米,为第三纪红砂岩,无明显地下河道,无地质断层.防洪合肥市庐阳区地势全部高于洪水水位,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洪灾.防震合肥市庐山阳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灾害,工程防震设计按地震烈度七级设防.庐阳区 - 科技优势合肥是安徽省省会,,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30余所记等学府,,各类科技人员20万人,熟练产业工人30多万名,人力资源居国内一流。合肥庐阳区是全省闻名的政务文化中心。省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均坐落在老城区,交通、信息流十分畅通,优良的政策环境为您的发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间,也为全区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合肥庐阳区是历史上的古庐州城,人文景观多,是您休闲的驿站。素有“翡翠项链”之誉的环城公园拥抱着古城区,合肥人的“母亲河”南淝河奔流而过,三国古战场逍遥津、曹操点将台古教弩台、历史名人李鸿章故居、三十岗乡三国时期的古城遗址,让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庐阳区 - 交通通讯庐阳区公路合肥地区的高速公路网绸密,有合芜高速公路、合徐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的出入口离庐阳区约12公里,312国道、206国道穿而过。庐阳区通过十余条主干道公路与全国公路网连通。合肥-南京-上海高速公路运输驱车二个小时可到达南京,五小时可到达上海。铁路宁西铁路、淮南铁路纵贯庐阳区,合肥铁路北站坐落区内,连通贯穿全国五大铁路干线,包括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干线,客货运输可达全国各地,并可延伸欧洲。建设中的合宁铁路、合武铁路将形成完善的铁路交通网,进一步加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实现与长江三角洲的实质性融合。合肥将成为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重要铁路枢纽。1小时内可到达南京,2.5小时内可到达上海,2小时可到达武汉,10小时到达成都。航空合肥骆岗国际机场设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余条国内航线,并有直通香港的定期航班。供水、电、气区内辖有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两大水库,供电、煤气、液化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功能齐备,技术先进。通讯程控电话可直拔国内、外各主要城市和地区,用户还可申请办理电报、传真、移动电话、无线电传呼、宽带等业务。邮政枢纽已开展国内、国际特快邮件传递业务。庐阳区 - 经济基础合肥位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之列,庐阳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广阔的工业、三产业发燕尾服空间以及城乡一体的优势。辖区内批发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休闲娱乐业、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兴旺发达。有省内外闻名的“安徽商之都”、“合肥百货大楼”、“鼓楼商厦”、“乐普生商厦”、“北京华联超市”、“上海世纪联华超市”等一大批现代化综合商场。有大型开放式综合性的城隍庙市场、七桂塘市场和“全国购物放心一条街”的淮河路步行街。被誉为“安徽第一街”的长江中路分布着数十家全市场一流的大型商场,平日人流如织,是合肥市的闹市旺埠;入夜灯火璀璨,成为庐阳的“不夜城”。华侨、黄山、东怡、天都、百花等数十家饭店宾馆,以及金满楼、香格里拉、塞纳河畔一批民营餐饮服务集团,为庐阳服务业带来了充满生机的一派繁荣景象。辖区拥有合肥荣事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神马集团公司、会凌电器等一批合肥工业龙头企业。区域私营工业正努力向规模化发展,拥有杏花印务、环湖家具、安徽富士、全晶电子等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私营企业。庐阳区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区。庐阳老城区是历史上的古庐州城,众多的人文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交相辉映。“张辽威震逍遥津”古战场,至今游人如织;曹操点将“教弩台”,依旧古木森森;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明教寺,仍然香火鼎盛;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故居,现今古韵犹存……庐阳区又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型城区。老城区内,素有翡翠项链之称的环城公园环绕拥抱,西山、银河、包河、浮庄、杏花、逍遥津等景区点缀其间,形成城园交融的特色园林景观;城区北部,南淝河穿城而过,上游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碧波荡漾,三国遗址公园和规划建设中的城市森林公园、大房郢水库坝下区公园相互辉映,形成了“一河襟两水带三园”的独特生态环境。庐阳区还是一个日益繁荣的商贸大区。老城区内商业网点密布,现代化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人流、物流、信息流为全省之最。经过多年发展,以长江中路为主轴、、淮河路步行街和宿州路特色商业街区为补充的核心功能区初步形成,成为全省商务发展的最佳选择。庐阳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区。“十一五”期间,庐阳区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和全省首善之区目标,着力实施“三产富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环境立区”四大战略,、北环商住区、工业集聚区、生态农业区”四大功能区,全面构建实力庐阳、现代庐阳、活力庐阳、和谐庐阳。力争到“十一五”末,以区域性购物消费中心、核心商务中心、,全省三产第一区地位更加稳固;配套设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集聚能力较强的庐阳工业园区基本建成,并实现百亿园区目标;以面向城市、服务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区初步形成,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以建设品位高、管理手段新、生态环境优为特征的城区形象逐步展现,核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以人文气息浓厚、事业品牌响亮、社会和谐稳定为标志的首善之区地位更加巩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投资咨询热线:400-168-6016
来自选哪儿数据中心

更多

中文名称

庐阳区

外文名称

Luyang District

别名

中市区(旧名)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下辖地区

9个街道、1个镇、1个乡,1个省级开发区

政府驻地

亳州路街道濉溪路295号

电话区号

0551

邮政区码

230001

地理位置

合肥市区中部

面积

139.32平方千米

人口

76.72万人(2016年常住人口)

方言

江淮官话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著名景点

三国遗址公园、环城公园、杏花公园、古逍遥津

车牌代码

皖A

行政区划代码

340103

资讯中心
载体资源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税收优惠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