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招商网络> 资讯中心> 招商动态> 正文

蚌埠:以创业带就业 让职场的道路更宽广

2016-12-20 14:51

12月15日下午三点多,市青年创业园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29岁的陈仪正在电脑上制作2017年发展规划,2016年小陈的公司年销售额预计达二百多万元。入驻孵化园不到3年的时间,销售额翻了四倍。

“刚开始创业在外边租房子,最怕的就是每月收房租的时候,刚赚到的一点点利润,转眼就成了过眼云烟,资金成了发展最大的阻碍。”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陈仪和他的两个小伙伴瞅准了蚌埠的工业发展行情,创建了蚌埠俊一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市场发展空间不错,但资金成了发展的障碍。

入驻蚌埠市青年创业园后,园区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地,还给予水电费网络费的减免,小微企业轻装上阵,3年时间,陈仪和他的小伙伴正在创业的道路上全力发展。

现如今,在青年创业园,2万平方米的孵化场内,已汇聚了近70家像蚌埠俊一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这样的小微企业,600多名创客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而青年创业园也只是蚌埠市众多创业孵化园区的一个缩影。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眼下,珠城越来越多年轻化、知识化的群体正在成为“创客”的一员,创业路上,他们看重更具规模、更新理念的创业创新学习平台。日前,安徽省首批5家省级创业大学名单已正式出炉。蚌埠市江淮创业大学位列其中。一座集创业、研究、教育、投资服务为一体的实战型创业学院,截至目前已为5000位创业者提供创业专业学习和创业能力开发与指导。

建立创业就业平台和全方位服务的同时,蚌埠市进一步发挥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积极就业、创业政策的作用,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统一提高至10万元,贷款对象放宽到各类创业人员。预计2016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总额将达3亿元。与此同时,今年蚌埠市启动青年创业引导资金项目试点,市县(区)财政筹集2300万元资金,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将引导资金规模放大至5倍,通过提供初始创业贷款和创业发展贷款方式扶持青年创业。首批发放380万元扶持6个青年创业项目。

以创业带动就业,人才是关键,连续三年举办的蚌埠(皖北)人才合作对接会,为全市诸多企业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和项目储备。而以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完善1+X人才政策体系,则引导人才向产业集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依托蚌埠技师学院,推进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市级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建设项目已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下达的6800万元投资计划。

对于信息咨询较为闭塞的偏远乡村,安装在村委会附近的LED电子显示屏,犹如把人力资源市场“搬到”了村民家门口,每天循环播放本地最新的招工信息。让返乡农民工和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本地的就业需求。截至目前,蚌埠市具备安装条件的762个行政村已经实现“村村通”就业信息平台的全覆盖。

招工信息被送进了乡村,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也送到了村民的手里。固镇县仲兴乡的陈道清近十年一直在照顾重病的父母,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低保金和养老金。今年4月开始,乡里来了好几批人,向他询问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并根据老陈的意愿及实际,为他“量身定做”了一套扶贫措施,今年12月,老陈作为贫困户,被列入蚌埠市首批免费就业技能培训计划,两天的技能培训让他受益匪浅。“针对贫困劳动者不同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愿望,我们将通过短期脱产培训、学历教育、函授、电化教育、网络培训、公开视频课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方法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脱贫工作。”市人社局职建科负责人告诉,通过技能升级“授之以渔”可以更好的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截至目前,2016年蚌埠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达8.15万人。随着观念的变化和各级就业、创业孵化政策的升温,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将得到提升,就业行势将更趋于稳定。

展开
订阅招商网络邮件周刊,每周行业资讯,最新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为您推送

全部

招商资讯

载体信息

产业园区

优惠政策

研究报告

项目播报

订阅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税收优惠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