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产或成下一调控重点

2012-12-26 13:53
  从住宅到商办物业,再从商办物业转至工业地产,伴随着显而易见的投资路线,政策盲点也在相应凸现。用一位投资者的话说:“现在工业地产的政策限制仍然很宽松,大有可为。”

  在取得某地工业园区上千亩土地之前,王斌(化名)仅仅是个具备相当资产的汽车配件供应商。这个工业地产项目是他初涉房地产行业的开始,但问题是,他并不是以开发房地产的名义取得这千幅土地,“投资工业”的说辞加上工业经营的往昔背景,让他轻而易举得到了开发权利。

  虽然王斌在房地产业中刚刚入门,但已经对此留心许久的他已经深谙其道。“用房地产开发的名义做住宅和商办都不合算了,因为资金门槛太高,而且宏观调控政策那么多,没有利润可言。倒是工业地产,现在还可以乘机钻钻空子。”

  利用当地政府急于吸引投资的心态,他许诺可以顺利完成招商计划,同时利用园区合作开发的名义对外进行招租,从而顺利获得了千亩土地的开发权限。“由于工业地产的开发可以起到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因此当地政府通常会采用较为优惠的政策进行鼓励。”仲量联行研究部副董事何恩凯表示。

  “招租的过程很乐观,从市场需求来观察,完全没有什么压力。”王斌坦率表示。而据仲量联行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工业地产具备的较大上升空间,从去年开始便已成为海外投资基金的新热点,预计目前工业房产的投资回报率大致在10%左右。

  但这种投资回报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概念。

  与商住用地相比,工业用地在出让价格上的相对低廉,却成为了开发企业赚取利润的巨大空间。王斌的计划很简单,在招商计划完成之后,盖好厂房,然后将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用地,以工业园区配套的名义建造写字楼进行出让。这样一来,与单纯建造工业厂房的获利性相比,“投资回报率”无疑扩大了许多。

  实际上,这种投资回报变形扩散的方法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王斌之流也不过是其中一家得窥门槛的开发商之一。一家具备一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大型企业,就曾经顺利以这种方式出让过名下一个写字楼项目,也因此成为了低成本高收益的典型范例。

  现在,这种情况将有遏制。据悉,主管部门即将出台文件,侧重于工业用地项目的调控,以制止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有官员宣称,,重点将落在工业用地上。

  山雨欲来风满楼,可钻空子的篱笆即将扎紧。

展开
订阅招商网络邮件周刊,每周行业资讯,最新政策信息、项目信息为您推送

全部

招商资讯

载体信息

产业园区

优惠政策

研究报告

项目播报

订阅

zs57790

文章

阅读量

项目对接 我要对接

咨询电话 : 400-168-6016

项目情报获取

项目资源置换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税收优惠政策
  • 企业投资政策
  • 土地厂房政策
  • 其他相关咨询